《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
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2024年1月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
课程英文名称: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MySQL)
课程代码:05210045
学 时 数:48
学 分 数:2
先修课程:数据库原理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以实践操作为主,课程使大学生能掌握数据库原理和程序设计知识,结合本专业掌握MySQL数据库的应用。
2.课程任务
本课程涉及数据库基础知识、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和表的操作、事务管理、存储过程管理、视图管理、函数管理、应用程序开发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MySQL数据库的开发和管理技术。
了解MySQL的特征及功能,掌握MySQL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掌握MySQL的安装及配置,熟悉MySQL在应用程序中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MySQL命令以及SQL语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授课和上机实践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MySQL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实际开发案例,突出主要知识点,避免泛泛而谈。通过课堂实例练习,提高数据库开发能力,学以致用。通过上机实践,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新、创意;对基本教学案例的功能加以扩展,激发创新意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项核心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它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或企业,科学、有效地管理各类信息资源。
理解:作为信息系统基础与核心的数据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都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的存储与处理。
掌握: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是与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
难点:数据模型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关系数据库设计的方法;MySQL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第一节 数据库基础知识
一、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三、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四、数据模型
第二节 关系数据库
一、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二、关系数据库基本性质
第三节 数据库设计基础
一、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二、关系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第四节 MySQL概述
一、MySQL系统特性
二、MySQL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三、MySQL服务器的启动与关闭
四、MySQL客户端管理工具
第二章 MySQL编程语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SQL具有的优点,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专门用来与数据库通信的语言,SQL语言是一个国际标准。
理解: SQL语言组成,数据定义语言(DML)的功能,数据操纵语言(DML)的功能,数据控制语言(DCL)的功能。
掌握:要求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技能,掌握MySQL的内置函数在SELECT语句中使用,同样也应用在INSERT、UPDATE和DELETE等语句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掌握MySQL数据库交互过程中常用SQL语句的语法及使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MySQL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与操作实践,同时也有利于今后学习MySQL的一些高级特性。
难点:MySQL数据库提供的内置函数,这些内置函数可以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处理表中的数据。
第一节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第二节 SQL语言组成
一、数据定义语言(DML)
二、数据操纵语言(DML)
三、数据控制语言(DCL)
第三节 MySQL函数
一、聚合函数
二、数学函数
三、字符串函数
四、日期和时间函数
五、其他函数
第三章 数据定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数据库可看作是一个专门存储数据对象的容器,这里的数据对象包括表、视图、触发器、存储过程等,其中表是最基本的数据对象。
理解:在MySQL中,必须首先创建好数据库,然后才能创建存放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数据表是数据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数据对象,是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
掌握:在MySQL中通过使用SQL语句创建和操作数据库及表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MySQL中数据库的创建、选择、查看、修改和删除等操作;掌握在数据库中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数据表,在数据表中插入、修改、删除和查看数据。
难点: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定义实体完整性、完整性约束的命名、候选键约束,定义参照完整性,定义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第一节 定义数据库
一、创建数据库
二、选择与查看数据库
三、修改数据库
四、删除数据库
第二节 定义表
一、MySQL常用的数据类型
二、创建表
三、查看表
四、修改表
五、重命名表
六、删除表
第三节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一、定义实体完整性
二、定义参照完整性
三、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四、更新完整性约束
第四章 数据查询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在数据库应用中,最常用的操作就是查询,其用途是从数据库的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出所要求的数据信息。
理解:使用SELECT语句可以从数据表或视图中查询满足条件的记录。SELECT语句功能强大、使用灵活,其数学理论基础是关系数据模型中对表对象的一组关系运算。
掌握:使用SELECT语句进行选择(selection)、投影(Projection)和连接(join)查询,学习使用SELECT语句对MySQL数据库进行各种查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用SELECT语句的选择、投影和连接查询从数据表或视图中查询满足条件的记录。
难点:使用SELECT语句对MySQL数据库进行各种查询的方法,包括:分组集合查询、连接查询、子查询和联合查询。
第一节 SELECT语句
一、SELECT语句的常用语法格式
二、SELECT语句中各子句的使用次序
第二节 单表查询
一、选择字段
二、选择指定记录
三、对查询结果排序
四、限制查询结果的数量
第三节 分组聚合查询
一、使用聚合函数查询
二、分组聚合查询
第四节 连接查询
一、交叉连接查询
二、内连接查询
三、外连接查询
第五节 子查询
一、带IN关键字的子查询
二、带比较运算符的子查询
三、带EXISTS关键字的子查询
第六节 联合查询(UNION)
第五章 数据更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MySQL中提供了功能丰富的数据库更新操作语句,包括向数据库中插入数据的INSERT语句、修改数据的UPDATE语句,以及当数据不再使用时删除数据的DELETE语句。
理解: MySQL中如何使用这些SQL语句操作数据。
掌握:使用SQL语句插入数据、更新记录数据和删除记录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用SQL语句插入数据、更新记录数据和删除记录的语句格式。
难点:插入查询结果,使用REPLACE语句插入表数据,使用REPLACE语句插入表数据,带子查询的修改记录数据。
第一节 插入数据
一、插入完整的数据记录
二、为表的指定字段插入数据
三、同时插入多条数据记录
四、插入查询结果
五、使用REPLACE语句插入表数据
第二节 修改数据记录
一、修改特定数据记录
二、修改所有数据记录
三、带子查询的修改
第三节 删除数据记录
一、删除特定数据记录
二、带子查询的删除
三、删除所有数据记录
第六章 索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索引是数据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技术,也是MySQL的数据库对象。
理解:索引是查询优化的最主要方式,当数据量非常大时,若没有合适的索引数据库的查询性能会很慢。
掌握:主要掌握索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MySQL中通过使用SQL语句创建、查看和删除索引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使用SQL语句创建、查看和删除索引的方法。
难点:索引的感念,索引访问是如何通过搜索索引值,再根据索引值与记录的对应关系,实现直接访问数据表中的记录行。
第一节 索引概述
第二节 查看数据表上所建立的索引
第三节 创建索引
一、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创建索引
二、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创建索引
三、使用ALTER TABLE语句创建索引
第四节 删除索引
第五节 对索引的进一步说明
第七章 视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视图是数据库系统中一种经常使用的数据库对象,它是和数据库用户看见和应用的外模式联系在一起的概念。
理解: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时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通常通过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来实现,用于对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进行逻辑表示。
掌握:掌握视图的概念、特点以及视图在MySQL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视图的概念、特点以及视图在MySQL中的使用方法。
难点:创建视图、修改视图、更新视图数据、视图、视图、
第一节 视图概述
第二节 创建视图
一、创建视图SQL的语法格式
二、创建视图举例
第三节 删除视图
第四节 修改视图定义
一、修改视图定义的SQL语法格式
二、修改视图定义的举例
第五节 查看视图定义
第六节 更新视图数据
一、使用INSERT语句通过视图向基础表插入数据
二、使用UPDATE语句通过视图修改基础表的数据
三、使用DELETE语句通过视图删除基础表的数据
第七节 查询视图数据
第八节 对视图的进一步说明
第八章 触发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什么是触发器、为何要使用触发器以及怎样使用触发器。
理解:触发器是一个被指定关联到一个表的数据库对象,当对一个表的特定事件出现时,它将会被激活。
掌握:触发器具有MySQL语句在需要时才被执行的特点,当某条(或某些)MySQL语句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触发器与表的密切关系,触发器用于保护表中的数据。当有操作影响到触发器所保护的数据时,触发器就会自动执行,从而保障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多个表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难点:创建触发器及语法格式,使用触发器,包括:INSERT触发器、DELETE触发器、UPDATE触发器。
第一节 触发器
第二节 创建触发器
一、创建触发器的语法格式
二、创建触发器的举例
第三节 删除触发器
一、删除触发器的语法格式
二、删除触发器的举例
第四节 使用触发器
一、INSERT触发器
二、DELETE触发器
三、UPDATE触发器
第九章 事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事件是MySQL中另一类过程式数据库对象,事件和触发器相似,都是在某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启动。
理解: MySQL服务器通过事件调度器进行监视,并判断其是否需要被调用。事件调度器可以在指定的时刻执行某些特定的任务,并以此可取代原先只能由操作系统的计划任务来执行的工作。
掌握:事件与触发器的区别,事件是基于特定时间周期触发来执行某些任务,而触发器是基于某个表数据更新时所产生的事件触发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事件与触发器的区别,创建事件、修改事件和修改事件。
难点: MySQL服务器如何通过事件调度器进行监视,并判断其是否需要被调用。
第一节 事件
第二节 创建事件
一、创建事件的语法格式
二、创建事件的举例
第三节 修改事件
一、修改事件的语法格式
二、修改事件的举例
第四节 删除事件
第十章 存储过程与存储函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是MySQL自5.0版本之后开始支持的过程式数据库对象。
理解: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作为数据库存储的重要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库的处理速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库编程的灵活性。
掌握:创建存储过程,调用存储过程,创建存储函数,调用存储函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其实质上就是一段存放在数据库中的代码,它可以由声明式的SQL语句和过程式SQL语句组成,可加大数据库操作语句的执行效率。
难点:创建存储过程,调用存储过程,创建存储函数,调用存储函数。
第一节 存储过程
一、创建存储过程
二、存储过程体
三、调用存储过程
四、删除存储过程
第二节 存储函数
一、创建存储函数
二、调用存储函数
三、删除存储函数
第十一章 访问控制与安全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数据库访问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理解:数据库服务器所包含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可通过访问控制来维护,MySQL提供了访问控制,以此确保MySQL服务器的安全访问。
掌握: MySQL的访问控制实际上就是为用户提供且仅提供他们所需的访问权,掌握用户账号管理、创建用户账号;账户权限管理、账户权限的授予、权限的转移与限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用户账号管理,账户权限管理。
难点:创建用户账号,修改用户账号,修改用户口令,账户权限的授予,权限的转移与限制。
第一节 用户账号管理
一、创建用户账号
二、删除用户
三、修改用户账号
四、修改用户口令
第二节 账号权限管理
一、权限的授予
二、权限的转移与限制
1. 权限转移
2. 权限限制
三、权限的撤销
第十二章 备份与恢复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为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会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维护。
理解:在数据库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预估的因素,会造成数据库运行事务的异常中断,从而影响数据的正确性,甚至会破坏数据库,使数据库中的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
掌握:数据库备份是指通过导出数据或者复制表文件的方式来制作数据库的副本。数据库恢复则是当数据库出现故障或遭到破坏时,将备份的数据库加载到系统,从而使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备份时的正确状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数据库备份,通过导出数据或者复制表文件的方式来制作数据库的副本。
难点: MySQL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包括:使用SQL语句备份和恢复表数据,使用MySQL客户端实用程序备份和恢复数据,使用MySQL图形界面工具备份和恢复数据和直接复制。
第一节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概念
第二节 MySQL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一、使用SQL语句备份和恢复表数据
二、使用MySQL客户端实用程序备份和恢复数据
三、使用MySQL图形界面工具备份和恢复数据
四、直接复制
第三节 二进制日志文件的使用
一、开启日志文件
二、使用mysqlbinlog实用工具处理日志
四、学时分配表
章 次 |
章 名 |
学时分配 |
备 注 |
理论 |
实践 |
第一章 |
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
1 |
2 |
|
第二章 |
MySQL编程语言 |
1 |
2 |
|
第三章 |
数据定义 |
2 |
4 |
|
第四章 |
数据查询 |
4 |
6 |
|
第五章 |
数据更新 |
1 |
4 |
|
第六章 |
索引 |
1 |
2 |
|
第七章 |
视图 |
1 |
4 |
|
第八章 |
触发器 |
2 |
2 |
|
第九章 |
事件 |
1 |
2 |
|
第十章 |
存储过程与存储函数 |
1 |
2 |
|
第十一章 |
访问控制与安全管理 |
1 |
2 |
|
第十二章 |
备份与恢复 |
1 |
2 |
|
|
总计 |
17 |
34 |
|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教师授课应思路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在教材原有基础上会适当扩展和深入,反映最新的有关知识,注重本门课程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进一步深入学习有关知识的潜能。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丰富展现性,采用MySQL系统的具体演示。另外,理论联系实际,各章节都采用具体举例教学,部分章节采用案例。
为保证课程系统性,课堂教学以同学们熟悉的“学生-课程-选修”数据库贯彻前后,实践课除了“学生-课程-选修”数据库,增加“供应商-零件-工程项目-供应情况”数据库(SPJ)辅助练习。
2.上机实验课
本课程安排上机实验课,在实验教学课中带领指导学生具体操作,与课堂讲授内容紧密结合,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3.作业
除了安排学生完成教材各章的习题,部分章节会增加有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能够掌握本章的重点内容,学会难点内容。
六、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 黄靖. 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1
2.主要参考资料
[1] 孟凡荣.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02
七、课程成绩考核
课程成绩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包括:出勤、课堂讨论及课堂展示、回答问题、课外作业、平时测验等。期末考核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具体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详见下表。
考核内容 |
占总成绩的比例 |
平时考核 |
作业 |
15% |
课堂提问 |
10% |
考勤 |
5% |
期末考核 |
课程要求的重点内容 |
70% |
大纲制(修)订人:谢华
大纲审定人:
日 期:2024年1月